文/選自《印度占星學》,秦瑞生著

Jyotish Astrology
印度占星學,奠基於吠陀文化
摘自秦瑞生所著《印度占星學》
隱含「梵我不二」哲思與神思觀點
以宏觀的視野,觀命運之格局
印度位處南亞次大陸,與埃及、希臘、中國並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約莫在西元前1500年以後,亞利安人(Aryans)移入征服且統治,他們帶來的原始神,大都是自然界獨特的魔魅力量,例如風、雷、雨、電等衍化而成的神格,結合祭祀冥思而發展出吠陀文化,而大量的吠陀經典也指導著印度子民的生活。
為顯示這些白種人的優越,並加強社會控制,借由《原人歌》的傳播,硬生生地將人種分為上、為潔凈,為下、為汙穢的區分,於是進一步形成特有的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三種姓為上,而首陀羅為下,累世累代世襲不替,另尚有因違反種姓規定,被驅逐在外的不可接觸者……。
為上者享有各種社會資源,受人敬仰;為下者幾被剝奪一切。會有這樣的命運,各教派或哲學學說都傾向以業力解釋,無法擺脫因果輪迴所致,因而大都主張需禁欲苦修,或是透過瑜伽等精神訓練,而這些觀念也影響甚深。

印度占星學(Indian Astrology,簡稱印占),較正確的名稱應為“Jyotish Astrology”。
“Jyotish”即光之科學,由“Jyoti“和“sh“兩個梵文組成,前者的字義是「蠟燭的火焰」,後者則是「最具智慧」,喻意天空照射給地球的光,經由人類眼睛而洞見人生的微妙,得以驅逐無知,引導走向人生正確的道路。它的整個精神和思想,都建構自天啟的、神聖的吠陀經典,因而又被稱為吠陀占星學(Vedic Astrology)。
▼
印度是宗教意識濃厚的國度,祭祀祈禱為生活所不可或缺,月亮的光華賦予次大陸人民的心靈精神昇華,因而月亮的週期相態就成為重要慶典的擇日指標。
在希臘天空圖形式占星學傳入印度之前,印度早期的占星學主要是以月亮運行在天空的二十八星宿為主的型態。
當時的月亮被視為陽性男神,每晚住宿於不同星宿的妻子,後世的天文學稱之為月站,在施行純陰曆的猶太、阿拉伯、中國等地區國家,都見得到這二十八星宿的使用或稱謂。因二十八星宿的重要,印度先賢將之賦予神性,以神話流傳。
爾後,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北印度,雖戰敗離開,卻留下一位部將統領一個說希臘語的小王國,因而常與希臘及羅馬貿易往來。約在二世紀中葉,一本希臘占星學的書籍被譯成梵文,此即著名的《Yavanajataka》,由該王國的“Sphujidhvaja”所譯。

保存在加德滿都的尼泊爾國家檔案館
Bill M. Mak,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剛逝世不久的哈佛大學著名科學史學者大衛・潘格利(David Pingree),博士論文便是研究這本書,仔細地編譯該書內容,比對與希臘占星學的關係並加以評論,幾乎能確認現今印占的天宮圖形式,除了少部分發源自本土,其他大多數來自希臘占星學。
“Yavanas”的梵文意譯是「希臘」,因而《Yavanajataka》即是「希臘人說法的占星書」,國際知名占星學泰斗羅伯特·漢德(Robert Hand),在《History of Astrology》一文曾整理潘格利的內容,證實該書的部分梵文專有占星名詞,幾乎都是希臘占星學獨有而予以意譯的,甚或增添原本所沒有的梵文字義。
希臘占星學初期發展的整個星座宮位制、三方四正、根據始宮/續宮/果宮的吉兇能量,以及光學視覺角度衍生的不合意凶象而導出六宮、八宮、十二宮為三凶宮,印占都可見到這些內容,且將之視為核心內容。另外,受希臘占星學影響,月亮也轉變成陰柔的女性角色,更可證明潘格利的觀點正確。
▼
印占發展至今約可分成三大系統,間或有其他外來文化,如與波斯、阿拉伯交流所形成的“Tajika Jyotish”,主要用於流年預測,是西方熟稔的太陽回歸,但並非主流。又二十世紀後,印度占星家克里希那穆提(K.S.krishnamurt)建構一套有別於三大系統的「K.P. Jyotish」,僅屬於小眾市場。所謂的三大系統分別是:
📜 帕拉薩拉系統(Parasara):印度占星先賢帕拉薩拉所著《Brihat Parasara Hora Sastra》,通常簡稱為《BPHS》,流行於全印度。
📜 賈密尼系統(Jaimini):賈密尼所著《Upadesa Sutras》,比較流行於南印度,近十年來逐漸受到矚目。
📜 納迪系統(Nadi):這個系統頗為龐雜,其中的納迪葉解讀最為神秘奇趣,全球各地常有人揪團前往南印,尋找自己的葉子。
我在研習任何學問,向來重視完整歷史淵源及發展脈絡,關於西方占星學,自認相當了然於胸,但在印占部分卻頗感挫折,主因是全印度語言繁多,不易學習。
另一原因是印度向來不注重歷史,他們認為現實生活的一切,不過是一剎那,追求的是永恒的最高境界,因此不重視確切的歷史年代記載。上述三大系統的占星書籍,對作者描述常見神話式的傳奇,卻不知其出生年代,而其傳佈脈絡更不知所云,故要追蹤這三大系統的歷史發展,確實不易。
▼
《印度占星學》一書的編寫主要是根據帕拉薩拉系統,重要的基礎內容應都已涵蓋在內,甚至擴及中級程度,讀者只要循著整本書的篇章努力研習,掌握要點再加以整合,要登堂入室並不難。為增加學習印象,盡量附予實例驗證。
儘管本書主要以印占的本命為主,但如能奠定紮實基礎,也能延伸研習卜卦、擇日、時事、醫療等領域,當然,這些延伸領域皆有各自的使用規則及判斷法訣。

秦瑞生 著
由於印占採用恒星黃道,而西方占星學不論現代心理占星學(簡稱現占)或古典占星學(簡稱古占),都採用回歸黃道,那麽,這兩種黃道用法是因歲差所致,同一出生時間的人,會因行星和各敏感點所在黃道位置而大為不同。印占和古占都強調行星吉凶力量強弱,可能呈現不同的情況,如此一來,將以何者為驗呢?這真是大哉問,其實這也是國際占星學界至今仍爭論不休的議題。
我從事現占、古占已三十年,而印占也有二十年資歷,對此議題,個人持平而論的心得是:
印占論格局高低、富貴貧賤、六親緣厚緣薄及大運趨勢走向較為準驗。如排名世界首富多次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國內知名歌手周杰倫、香港影歌雙棲皆甚有成就的張國榮等等,從他們的印占命盤,能輕易一眼看出屬於人生勝利組、具社會影響力的富貴格局。
古占也論及格局,只是較為隱晦,不若印占明確,但古希臘有一套大運系統,名稱為「黃道釋放」(Zodical Releasing,簡稱ZR)。這套結構有點類似印占的大運系統,對運勢轉折往往令人驚訝,在人生取向目標、各宮事務吉凶評斷頗精細,又主限向運和流年小限等推論較小時間單位的預測,確為古占的獨到之處。
現占不論行星力量強弱導致的吉凶,強調人本主義或榮格動力心理學,因而圍繞行星在黃道及與其他行星之間的相位,討論案主的心理素質,避談事件預測,不主張印占、古占的宿命論說法,然心理描述為其一大特色。
▼
秦瑞生老師親講
36堂線上直播課
有志鑽研占星學子
不可或缺之經典
歡迎私訊粉專報名

課程綱要



▼
導師介紹

秦瑞生 老師
輔仁大學經濟系,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進修。曾任外商銀行高階主管,擅長企業管理、企業診斷;同時也喜歡研究天文星象、歷法演算、易理象數、陰陽五行。
從事命理諮詢、風水等五術與企管顧問四十余載,現占、古占已三十年資歷,印占也已二十年資歷,教導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不乏業內知名人士,為國內西洋古典占星學與印度占星學的重要推手。多年來孜孜不倦地收集國外天文占星書籍資料,並詳加整理,作為教材及出版品。
自2006年創辦「天人之際占星研究學會」。其名為效法中國古代知名史學家、占星家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探究學術的熱誠與精神,致力於為大眾介紹東西方占星學術充滿智慧的真實面貌、為浩瀚的占星學術盡一份心力。
著有:《大六壬預測學》、《大六壬畢法賦精註詳解》、《三元玄空理論與實證》、《時盤奇門預測學》、《實用占星學》、《占星學》(上、下)兩冊等書。

陳紅穎|Rose Chen 老師
師承秦瑞生老師,先後研習古典占星、大六壬、印度占星、玄空陽宅、塔羅/雷諾曼/基博卡等各類牌卡及東西方神秘學,擁有超過10年以上豐富咨商經驗、多年外文占星書籍之翻譯及審訂經驗。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SATA星空凝視占星學院教學部主任。個人出版譯著有:
《占星魔法學》(Astrological Magic, 2017年出版,與孟昕合譯)
《西頓的都勒斯: 占星詩集》(Carmen Astrology, 2021年出版)
《基礎占星: 本命盤解盤技巧》(Essential Astrology, 2021年出版)
▼
課程說明
🎯 開課時間:2022年6月16日起,每週四晚 7:30~9:30,共36堂/72小時直播。
🎯 連線方式:課程將以影片直播的方式進行,手機、電腦皆可觀看。
🎯 課後複習:提供課後影片回放,有效期至2024年6月16日。有效期內,學員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觀看與收聽。每次重溫都會帶來新的體悟和收獲,不用擔心只聽一次無法掌握的問題。
🎯 課程群組:報名即加入課程群組。答疑以群內問卷匯總釋疑為主,課程導師不定期在群組內進行互動交流。
🎯 課程費用:
初階(單元1~5):台幣21000元
中階(單元6~9):台幣40000元
高階(單元10~13):台幣40000元
*三階聯報可優惠台幣1500元,支持多種付款方式,歡迎臉書諮詢最新優惠活動
*「天人之際」印占舊生複訓優惠,請洽「識客星球」臉書粉專
建議書籍:請自備秦瑞生老師著作《印度占星學》作為課程需要用書。